乡村交通设施有哪些,设施农用地包括哪些?
根据《土地分类》的划分,设施农业用地属于其他农用地,不属于耕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将设施农用地具体划分为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以及配套设施用地。
1、生产设施用地:工厂化作物栽培用地,包括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温室,或是PC板温室等;禽畜舍用地,包括有机物处置设施、绿化隔离带等;水产养殖池塘及水渠等设施用地;育种、育苗场所及看护房。
2、附属设施用地: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检验检疫监测、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设施以及必要管理用房用地;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收集、存储、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设施用地。
3、配套设施用地:是指由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包括: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用地。
扩展资料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1、附属设施用地规模不得超过标准,其中进行工厂化作物栽培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5%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0亩;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
2、农业设施建设要合理选址,要依据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设施建设应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3、 鼓励集中兴建公用设施,县级农业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导和鼓励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在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中,相互联合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兴建粮食仓储烘干、晾晒场、农机库棚等设施,提高农业设施使用效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参考资料
在乡村开个小型跑马场?
不建议搞
一、难批地。跑马场面积不菲,要肯定占用耕地或林地。如果按养殖用地报批,则不可以进行休闲娱乐用途,并且不允许有砖瓦结构建筑;如果按商业用地报批,应该批不下来。二、难饲养。马屁需要引入良种,如果是普通马,没有吸引力。良马需要专门饲料和专人喂养,驯化。
三、难配套。马场肯定在郊外偏远地带,马场外的配套肯定为零,马场内的项目也很难丰富,吃住玩,骑马,马术?骑马太单一,马术太专业。最后就是吃不好,要不爽,没法住。
四、难推广。消费人群属于小众而非大众,
五、难盈利。投资大,马匹购进、喂养食材、室外训练场、市内马术场、基础配套等基础建设需要一次性投入。收入规模难以快速做大。
六、俱乐部。如果走高端路线,则必须有俱乐部经验和完整上下游资源。走马术表演路线,赛马路线。
七、案例少。国内玩马的较少,江苏海蓝澜集团有马术俱乐部,我去参观过。吃住设施,马匹馆舍,比赛场馆都是一流设施。
综上所述,不建议投资马场。
乡村小院会是下一个投资风口吗?
乡村小院在2020年必然是旅游业的巨大红利风口,前景可期。
疫情对于旅游业的影响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民宿、农家乐、酒店等住宿作为依靠旅游的行业,一直以来都处于火热期,也正是疫情慢慢的淘汰了太多行业内问题重重的产业,疫情也从多方面改变了大家的想法,在家太久都希望在农村有自己的一片田地,享受风景独好。于是很多的人应该已经看上了民宿行业,认为这个将是旅游的下一个风口。
那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大家会觉的乡村小院的机会好?然而事实却又是什么样呢?
乡村小院民宿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旅游市场来看,乡村民宿的确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也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行业。很多中年人在都市快车上感觉尤为乏力,比起前些年的城镇化进程,逆城市化的趋势却越发突显,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理念与城市居住品质的综合旅居场所,作为城市居民摆脱喧嚣闹市,却能体验平时生活的最好选择,自然要接受火热发展。
自2008 年起,中国各地的乡村民宿开始了自己的野蛮生长。丽江、大理、洱海成为旅游市场最耀眼的明珠,开启了民宿1.0时代,紧接着更多的人投入其中,莫干山裸心谷成为了2.0时代民宿的代表,也把民宿这个词汇深深的刻入游客心里,紧接着网络大发展,各地网红民宿层出不穷。
疫情对人们追求大自然的影响疫情不能出门每天宅在家中,游客内心的洪荒之力都已无处释放,对自由生活的的向往和渴望,会让疫后的旅游业呈现爆炸式的上涨。尤其那部分放弃了原本的春节旅游计划的人,那么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觉着趁乱进军民宿行业的一个有利条件。就如同非典过后行业大换血,成就了多个领域,多个产业的直线式发展。
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国家助力乡村旅游业,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口号,让农村这块净土变得更加有吸引力,随着乡村环境的改善,配套设施的齐全,旅游景区的开发,乡镇已经无异于城市,那么城市旅游的竞争力也就开始下降。再加上乡村消费能力的限度,这样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物美价廉的乡村旅游势必会迎来发展的新高。
上述依据,乡村民宿在2020年必然是旅游业的巨大红利风口,前景可期,都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是大众是否想过一下问题呢?
虽说乡村小院民宿市场火热,机会多多,人人皆可入场,但是是否看见即使没有疫情民宿的更迭速度也是令人唏嘘的,而且目前市场已经处于一个极具发展,据19年市场统计,国内民宿总数达40000多家,能够在市场分一杯羹的也是寥寥数家。
地域性民宿成团现象,无论是丽江、大理、莫干山,每一个地域性的民宿都是成团出现,何谓成团,简单说就是民宿自发组建的联盟,大家都在共同构建民宿旅游环境,只是单一民宿十几个房间,根本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链接周边,涉及景区、餐饮、游玩在内的多个项目。
或许3.0时代就在这个疫情的促生下慢慢展开,但是依旧不能改变发展中的现实,趋势是好的,快销终究是不长久的产业。
关于民宿作为旅游业业下一个风口,大家怎么看呢?
文:城市农民之一亩良田
农民的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为什么说农村,农业,农民的未来之路任重道远,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我,回答这个问题。
农村、农业 、农民(简称三农)的未来之路确实是任重道远。这要从三农的重要性说起。
三农问题历来就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因为在中国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全国的小康。这也是为什么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文件。
先说农村:农村是国家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的消费市场和保障市场。没有农村,就没有农业、工业,就没有经济的基础。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在农村有一定经济头脑的农民就进出了农村,加入到了城市开发的行列里。在一些偏僻的乡村,农村成为空壳村。我老家就有这样一个村。七八十年代有500多人居住。现在已逐步搬出大山。山上几乎没有人家居住了。所以,对于那里的农业资源怎么利用就是一个问题。
再说农业。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种什么?怎么种?基本都是政府引导、农民自行作主。在一些主导产业比较突出的地方(比如夷陵区的茶叶和柑桔),农民经济收入都非常可观。但对于那些没有主导产业的地方,完全依靠种粮的地方,农业还是比较脆弱的。怎么引导这些地方的农业发展还真是任重道远。
三是农民的问题。这是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十亿农民的大国。农民的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问题就解决不好。农民不稳,国家难稳。而且从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很多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或者说年轻力壮的农民都进出了农村。在城市发展了。并且在城市安家落户了,家里只有父母亲和留守儿童。所以导致很多耕地抛荒。无人耕种。农民的未来之路确实任重道远。
怎么解决三农问题呢?知名三峡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要把三农问题放在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地位。形成全党重视三农,全党关心三农,全党支持三农的氛围。
二是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支持农村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让老百姓稳得住,吃得好,能致富。出台扶持农业的重点领域扶持政策。我接触很多农村 基层干部,都说国家对工业扶持力度大于农业。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是注重农村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一是注重培养本土农村能人。让他们挑起管理三农的重任。二是继续加在向农村派住第一书记的力度。记得我在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严重青黄不接。而且由于待遇问题都不愿意当这个书记(目前这些状况有好转)。
以上是知名三峡对三农问题的肤浅认识。同时,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知名三峡提出以上三个解决的问题仅是重点而已。不妥之处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