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交通设施杆有哪些,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
您好,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是中医常用的中药,在根据《中药学》的分类,人参,党参,西洋参属补益药;丹参属活血药。乍一看都属于参类,是否会觉得功效作用很接近呢?实际上,它们的功效和作用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各有其功效特点,需要正确的应用,才能挥治疗调养效果。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因中药的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参类滋补,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例如个别人服用人参后出现口舌干燥,眼红头胀;有人长期服用西洋参出现腹泻腹胀;过量使用丹参引起便血,出血等。不良反应多因未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自行服用而发生,根本原因是多数人存有中药没有副作用这种错误的理念。中医认为,药有四气之分,即寒热温凉的四种药性。中医使用中药之前,需辨别人体的体质情况、病证情况,选择带有偏性的药物来纠正人体的脏腑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接下来,我来谈谈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的药性特点,以及使用宜忌,并加以区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用药取其禀赋之偏,以救人阴阳之偏胜——邹润安《本经疏证》
★素有大补元气之功效的人参人参五加科植物,主产于东北三省,以吉林所产的人参质量最为优质,野生资源濒临枯竭,现多为种植品,也称为“白参或生晒参”。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明确的记录了人参的性味功效。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东汉《神农本草经》
因人参有着卓越的补益作用,被历代医学家所重用,如张景岳认为人参有回阳救阴的作用,李时珍认为可通治男女虚证。部分医家持反对态度,医学家陈修园认为仲景经方中,调治阳虚时根本不用人参,而在健脾养阴的方中使用人参,说明人参偏补气阴。在古代,人参的补益功效也广为流传,使得身体虚弱者常自用人参,但身体虚弱不一定适合使用人参。因人参昂贵,富贵家必用人参,富贵家多以价格衡量药物好坏。致使人参出现了滥用的问题,药物滥用势必会发生不良反应,人参毁誉参半,所以说“自古人参是非多”,这话一点都不假。人参味道甘甜,有淡淡的苦味,具有补元气,生津止渴的作用。所谓大补元气是调整元气不足而导致的诸多病证。元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类似汽车的发动机。元气不足是先天不足或后天饮食劳倦,消耗过度所引发,多见于体弱久病,慢性咳喘,乏力明显,气短胸闷,严重者可表现为大汗淋漓,喘粗气脱,手足冰冷等危重表现。人参大补元气可用于元气不足之病证,但需要注意的是,元气不足如果伴有其他病证,就要分析人参的药性特点,是否能与之符合。病证复杂者,需要需要经过医生诊断后,综合配伍组方,不可单独使用人参,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我们再来看一下人参的作用原理:①中药学的功效,可根据药物的气味形质来判断,百草中唯独人参外形似人,古代中医认为其“生于上党,人形皆俱”,可强壮体魄,补益精神,这叫以形补形,这是对人参补益作用的共识。人参,与人之气体相似,故于人身无所不补——清.徐灵胎
②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喜阴凉,而药性微寒,作用于人体阴分,可生津止渴。地下根茎,需将地下水分上输于地上营养枝叶,运动力量向上,作用升浮属阳,补益力量自下而上。甘能补益,皮色白入肺,味微苦入心,温升补益心肺之气虚。味甘入脾,气味清香,清则浮升,主升脾气,具有大补肺脾之气,肺脾之气足,元气有所充养,可大补元气,调补肺脾气虚。人参的功效总结为:大补元气,补肺脾气,生津止渴,补益心气,安神益智。宜:心气不足之心悸胸闷,失眠惊悸。脾气不足之便溏腹泻,乏力。肺气不足之咳喘无力。忌:药性补益升浮,肝火旺盛或肝阳上亢者见头胀头热,急躁易怒,便秘者不适用人参,过量使用火邪上攻易导致头痛,眼睛充血,流鼻血;外感风热发热咽喉肿痛者,不适用;气虚伴有其他兼证,例如,气虚伴有湿热,口干口粘,痰多,属证候复杂情况,需要经过医师辨证用药,不可自行服用。★补气兼能清热的西洋参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主产于美国,加拿大,现国内多栽培种植,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山东。作用功效类似人参,补气作用略差于人参,但有明显的清热养阴功效,适用于气虚有热者使用。作用原理如下:①西洋参味苦甘,苦味按阴阳分类属阴,本品性寒。苦味明显具有清热的作用,质地多为软支,柔软性润善于养阴,味甘能补,有滋补强壮的功效。②西洋参外形颜色色黄,人参色白,黄色为红色的退色,红色主火,黄主退火,加之味道偏苦,西洋参补益兼能清热。黄苦之药,退火可知——唐容川
西洋参的功效为:补气,养阴,清热。宜:气虚兼有热者,见精神不振,乏力气短,口舌干燥,可使用本品;气阴两虚者,见心悸头晕,口干心烦,手足心热,可使用本品。其他复杂问题,需经中医师根据病人体质辨证后可组方使用。忌:因西洋参药性寒凉,脾虚寒湿重者,见乏力犯困,腹泻便溏,舌淡胖有齿痕,不适用使用西洋参;过量长期服用西洋参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腹胀问题,不可自行滥补,以防伤身。★补气养血药性平和的党参党参过去主产于山西,称为“上党,璐党”,现在主产于甘肃,称为“西党,纹党”。《神农本草经》说“人参出上党”,有的医学家认为古代的人参就是党参,这是错误的。党参不具备人参的“人形”,而且功效作用弱于人参,可能若干年前人参确实出现在山西上党地区,但党参却不是人参。言归正传,我们看一下党参的功效作用原理:
①党参味甘,色黄,味甘是党参最明显的特点,党参非常的甜,没有其他的酸苦味道。甘甜可以滋补,甘能入脾,色黄也可以入脾。党参补益脾气,作用和缓,药味柔和纯正,适合脾气虚人群。②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作用力量自下而上,升浮属阳,药性性温,质地柔软多汁,偏于滋养脾胃,滋润气血,以生化源,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党参的功效:补益脾气,补气养血。宜:可用于脾气虚之食少腹胀,腹泻便溏,周身乏力;气血不足之心悸头晕,乏力自汗,舌淡苔薄脉虚弱,山西医家刘绍武先生认为,党参补益作用和缓,不似人参性温升火,适用于脾胃气虚但不受人参补益的人群。忌:本品为国家药监规定的“药食同源”之品,属于药食两用,作用柔和,多无禁忌,注意过量使用容易甘甜壅滞脾胃,出现腹胀,但影响不大,停用即可缓解。★活血化瘀较强的丹参丹参现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血瘀证候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有冠心病的人群,以为冠心病就是血瘀,便自行服用丹参,朱大夫提醒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冠心病病因病机复杂,并非单纯血瘀,自行服药易延误病情,需经过医师指导进行正规的就医治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丹参的作用原理:①丹参药用部位是地下根茎,作用升浮属阳,阳主运动,丹参善于走窜通经。②丹参颜色色红,红入血脉,通行走窜可行血脉中的瘀滞。③丹参味苦微辛,苦能清热,红色入心,可清心除烦。丹参的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消痈清热。丹参,此以色为治也,赤走心,心主血,故丹参能走心以治血分之病。又辛散而润泽,故能通利而涤邪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宜:血瘀证见胸痛,背痛,周身疼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皮肤干燥,舌色紫有瘀斑,脉涩。血瘀有热之心烦急躁等。忌:丹参活血力量较强,易伤脾胃,过量使用常出现胃痛,胃胀;长期服用丹参可引起低钾血症;个别人大量使用丹参引起便血等不良反应。所以,丹参的使用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后,才可应用,自行服用,易引起多种不适。总结区分
现为人参,党参,西洋参,丹参做功效鉴别,注意区别使用。人参,西洋参,党参都具有补益作用,是秋季进补时人们比较常用的,人参与西洋参补气力量大,党参较为平和,人参偏温适用于气虚有寒体质,西洋参偏寒适用于气虚有热体质,党参一般无特别禁忌。如果自身体质不明确的情况下,不建议自行服用人参或者西洋参,以免药性与体质不符而出现不良反应。如身体确有气虚表现,可适当使用党参,较为安全。丹参属活血化瘀药,不良反应较多,朱大夫建议使用前需经中医师明确诊断后再考虑使用,不可自行过量长期服用丹参,防止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96天紫杆什么品种?
96天紫杆是指吉农玉719玉米品种,它属于中晚熟的品种,在2014-2015年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12715.7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4%;在201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13041.1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9.0%。
出苗至成熟期为127天,与对照先玉335熟期相同,属于中晚熟普通玉米品种,幼苗叶鞘为紫色,叶片为绿色,叶缘为紫色,花药为紫色,颖壳为紫色;株型紧凑,株高为324.0cm,穗位为122.0cm,成株叶片数为20片,花丝为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为19.7cm,穗行数为18行,穗轴为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为36.9克。
紫杆紫叶紫鞘的玉米品种有哪些?
紫杆紫叶的玉米品种有旺丰517超级玉米和吉农玉719玉米。
1、旺丰517超级玉米
(1)拥有着抗旱、抗病、抗倒伏的三重保障,有紫杆、紫根、紫叶的品种特性,因其果粒深和果棒大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其株型特紧凑、清秀、透光性好,功能叶片分布合理,雌雄和谐,充分授粉,果穗均匀一致,不秃尖不空秆。株高260厘米,穗长24-26厘米,穗位90厘米,穗行数18-20行,水粉轴,轴细粒深,百粒重46克,容重749克/升,角质粮,好卖粮。
(2)适宜种植地区与吉林黄金玉米带分部重合度高,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凡种植鸿玉998、瑞普909、优迪919、天农九、先玉335、良玉99等品种的区域均可种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抗蚜虫、茎腐病、灰斑病、丝黑穗病。持绿期长,活秆成熟,耐旱能力极强。
2、吉农玉719玉米
(1)属于中晚熟的品种,其出苗至成熟期为127天,与对照先玉335熟期相同,幼苗叶鞘为紫色,叶片为绿色,叶缘为紫色,花药为紫色,颖壳为紫色;株型紧凑,株高为324.0cm,穗位为122.0cm,成株叶片数为20片,花丝为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为19.7cm,穗行数为18行,穗轴为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为36.9克。
(2)籽粒容重为769克/L,粗蛋白含量为9.41%,粗脂肪含量为3.68%,粗淀粉含量为74.55%,赖氨酸含量为0.30%。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选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一般每公顷的保苗量为5.5-6.0万株,注意及时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适宜种植区域为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一些地名中的生僻字?
一曲生僻字,让人不禁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心生敬意。嵊县、枞阳、黟县、甪直、乐亭、大城、铅山......看起来好像都认识,一张嘴可能都读错。地名,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
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lí。
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èng。
4.浙江鄞县的鄞,读音为yín,不读jín。
5.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è,不读lè。
6.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jì。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
8.安徽六安的六,读lù,不读lìu。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ó,不读háo。
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
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ī。黄山古称黟山。
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
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
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
15.江苏盱眙不读为yú tái,对的读音为xū yí。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邗,读音为hán。
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ī。
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lù。
19.江苏氾水的氾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sì。
20.江苏睢宁的睢,读音为suī。
21.江苏栟茶的栟,读bēn;栟榈即为棕树,栟榈的栟读bīng。
22.江苏浒墅关的浒,读音为xǔ,不读hǔ。
23.上海莘庄的莘,读音为xīn,不读shēn。而山东莘县的莘,读为shēn,不读xīn。莘莘学子。
24.福建长汀的汀,读tīnɡ,不读dīng。
25.黑龙江穆棱的棱,多音字,应读líng,不读léng。
26.吉林珲春的珲,应读hún。
27.吉林桦甸的桦,应读huà。
28.辽宁阜新的阜,应读fù,易误读为“bù”以及“fǔ”。
29.辽宁桓仁的桓,不读héng,应读huán。如齐桓(huán)公。
30.辽宁岫岩的岫,读xiù。著名的北方玉都,产岫玉。
31.内蒙古巴彦淖尔的彦应读yàn;淖应读nào,不读lào。汪曾祺小说《大淖纪事》。
32.内蒙古磴口县的磴,读音为dèng。
33.天津蓟县的蓟,读音为jì,蓟为一种草本植物。
34.河北蔚县的蔚,多音字,应读yù,不读wèi。新疆尉犁,也应读yù lí。
35.河北井陉的陉,应读xíng,不读jing。
36.河北蠡县的蠡,应读lǐ,不读lí。春秋时有范蠡;今陕西礼泉,古为醴泉,也读lǐ。
37.河北藁城的藁,读gǎo。
38.河北涿州的涿,读为zhuō。涿州以及涿鹿,均在河北。
39.河北乐亭的乐,读lào。唐山当地的发音。李大钊的故乡。但山东乐陵音le。
40.河北大城的大,读dài,不读dà。
41.河北冉庄的冉,读rǎn。
42.河北邯郸的邯,读hán。
43.山西隰县的隰,读为xí。隰指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处所。
44.山西洪洞的洞,读为tóng,不读dòng。传统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那句闻名的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
45.山西临汾的汾、汾水、汾酒的汾,统读fén,不读fēn或者fěn。
46.山西解池的解,读xiè。
47.山西忻州的忻,读xīn。
48.山东莒县的莒,读音为jǔ,不读lǔ。
49.山东茌平的茌,读音为chí。
50.山东临沂的沂,读音为yí。江苏新沂,沂蒙山、沂水的沂,也读yí。山东省南部有临沂,北部有临邑,容易混淆,山东人多称北临邑南临沂。
51.山东临朐的朐,读音为qú。
52.山东郯城的郯,读音为tán。
53.山东无棣的棣,读音为dì。
54.山东兖州的兖,读音为yǎn,不读yǔn。
55.山东淄博的淄,读音为zī。淄河,在山东境内。
56.山东东阿的阿,读音为ē。
57.山东曲阜正确的读音qū fù。曲阜得名于地形。《尔雅.释地》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东汉应劭注:“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曰曲阜。”今之曲阜城东,还残存有一条委曲长八九华里的大阜,即土山。
58.山东单县的单与姓氏单同音shàn,不能念dān。
59.山东鄄城的鄄,读音为juān,不读yān。
60.山东芝罘的罘,读音为fú。
61.江西铅山的铅,读为yán,不读qiān。地名专用字音。
62.江西婺源的婺,读音为wù。
63.江西弋阳的弋,读音为yì。
64.湖南耒阳的耒,读为lěi。
65.湖南郴州的郴,读为chēn。
66.湖南汨罗的汨,读mì。
67.湖南芷江的芷,读zhǐ。
68.湖北黄陂的陂,有三个读音:bēi、pí以及bō。黄陂的陂应读为:pí。
69.湖北郧县的郧,读为yún。
70.湖北秭归的秭,读为zǐ。
71.湖北监利的监,读为jiàn,不读jiān。
72.湖北猇亭的猇,读为xiāo。
73.湖北蕲春的蕲,读为qí。
74.河南浚县的浚,多音字,应读xùn,不读jùn。念jùn的时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作动词;在地名中念作xùn。
75.河南柘城的柘,读为zhè。
76.河南武陟的陟,读为zhì,陟登高、晋升的意思。
77.河南泌阳的泌,读为bì,不读mì。
78.河南渑池的渑,读mián;当作古水名渑水时,读shéng。
79.河南荥阳的荥,读为xíng,不读yíng。而四川荥经的荥,读音为yíng,不读xíng。
80.河南长垣的垣,读为yuán。
81.河南中牟的牟,读为mù,不读móu。
82.广东东莞的莞,读音为guǎn。
83.广东番禺的番,读音有两个:fān以及pān。番禺应读为:pān yú。
84.湖南筻口的筻,应读gàng。
85.海南儋县的儋,读dān,不读zhān或shàn。
86.四川郫县的郫,读音为pí。
87.四川珙县的珙,读音为gǒng。
88.四川犍为的犍,读音为qián,不读jiān;犍牛的犍读jiān。
89.四川邛崃读音为qióng lái。
90.四川筠连的筠,读音为jūn,不读yún。
91.四川阆中的阆,读làng。
92.重庆涪陵的涪,读音为fú,涪陵榨菜让涪陵出了名。易误读为péi以及fù。
93.重庆綦江的綦,读音为qí。
94.重庆北碚的碚,读音为bèi。
95.云南勐海的勐,读音为měng。
96.陕西栎阳的栎,读音为yuè,不读lè。
97.陕西柞水的柞,读音为zhà。
98.陕西吴堡的堡,读bǔ。
99.新疆巴音郭楞的楞,应读léng,不读lèng。
100.湖南枨冲的枨,应读chén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