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设施厂家有多少,在危机四伏的重庆和谈期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以后,中国面临着和平与内战的选择。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玩起了“真内战假和平”的把戏,接受了吴鼎昌“假戏真做”的主意,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共定大计”,美军司令魏得迈也于23日向毛泽东发了去重庆谈判的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于是,毛泽东于28日从延安乘飞机前往重庆。
毛泽东的这次重庆之行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毛泽东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蒋介石想在重庆除掉他,易如反掌。建国以后,毛泽东曾回忆道:“蒋介石把我请到重庆来谈判,说要和平,两党联合,和平建国。当时我向党中央作了交代,到重庆后,如果蒋介石把我杀了或关了,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据后来披露的史料来看,以戴笠为头子的国民党特务确实有暗杀毛泽东的计划。但是,特务们的暗杀阴谋并没有得逞,毛泽东在重庆待了40多天后,安全地离开重庆回到延安。毛泽东之所以能安全离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周恩来对毛泽东安全的保护无疑是功不可没。
8月25日晚上,在收到蒋介石的三封电报后,中央政治局七位同志与7月从重庆回来的王若飞一起讨论毛泽东去重庆的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决定同意毛泽东去重庆。与此同时,周恩来也一再坚持与王若飞一起陪同毛泽东去重庆。
会议结束后已是深夜,周恩来不顾疲劳,立即给在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担任领导工作的钱之光、徐冰和张明发出最高等级的机密急电。周恩来在电文中郑重告诉他们:毛主席要到重庆谈判,要求办事处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特别是保卫工作,而且要保密。周恩来在电文中对毛泽东的警卫、住房、饮食、交通等一一作了具体指示。他指示办事处要把二楼东侧房间腾出来,作为毛泽东的宿舍和办公室,指示刘昂负责照顾毛泽东,在一楼新建小灶,甚至连要给毛泽东准备的衣服、鞋子和洗脸盆都说到了。8月26日清早,钱之光、徐冰和张明等办事处负责人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开会,按照周恩来的指示一一落实工作。
毛泽东一行抵达重庆后,毛泽东的安全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周恩来始终放心不下,时刻都在为此操劳,生怕有什么闪失。正当周恩来为此虑不安时,在重庆机场他一眼看见了“共产党的朋友”——张治中将军,不由心中一动。当中共代表团上了汽车准备离开重庆机场前往宾馆休息时,周恩来叫住了正要上车的张治中。张治中忙问:“周先生,什么事情?”周恩来充满焦虑地答道:“是这样,毛先生的住宿与安全问题还需商量商量。”其实,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共代表团一下飞机,蒋介石的代表周至柔就告诉毛泽东:“蒋先生已为您准备了专门接待美国客人的招待所,那里地方好,设备全。”但毛泽东朗声笑道:“我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不住美国人住的招待所。”婉言谢绝了蒋介石的精心安排。张治中很能理解周恩来的忧虑,便对他说:“据我所知,除了这处招待所外,蒋先生还准备了市郊黄山和山洞林园两处,可由您选择。”周恩来考虑了一会,说:“哦,还有这两处。我想市郊黄山距市区太远,交通不太方便。山洞林园是蒋先生的住所,与蒋先生做邻居,有他在旁保护,毛先生的安全自不必担忧。但是官宅森严,对各界人士的来访,恐是大大不方便了。这样吧,让毛先生先到化龙桥红岩村13号的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工作居住,您看如何?”张治中认真思考了一会,对周恩来说:“可以,可以。如果那里住得不方便,周先生可再来找我。”说完,两人分别钻进了自己的汽车离开机场。
28日晚,蒋介石在住所林园设宴款待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代表团。在宴会上,蒋介石以主人的身份,首先举杯祝毛泽东健康,随后,美国的赫尔利大使、魏得迈将军以及国民党要员邵力子、张治中和吴国恢等人也先后与中共领导人碰杯。周恩来深知毛泽东的酒量远不如吃辣椒厉害,几杯之后,毛泽东的酒几乎全由周恩来代喝。酒过三巡,周恩来仍然是谈笑风生,神采奕奕,毫无醉意,令蒋介石等人佩服不已。当天晚上,毛泽东住在林园。周恩来为了毛泽东的安全,总是不离他的左右,并且直接领导毛泽东的警卫工作,严密守卫。毛泽东一共在林园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迁至红岩办事处二楼居住,周恩来也搬到毛泽东住房的对面住下。为了保持安静,在毛泽东休息时,周恩来在室内只穿袜子走路。他还特别叮嘱工作人员,要保持安静,他们那时都是穿着布鞋甚至赤着脚在室内走路。但是,毛泽东在红岩办事处一住下来,就感到很多不便。红岩不仅地处偏僻,道路崎岖不平,上下山的台阶也太多,而且周围特务密布,对来访的人十分不便,对毛泽东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基于这种情况,周恩来考虑再三,认为唯一比较合适的地点就是张治中的官邸,即位于上清寺中山西路18号的桂园。那里的房舍不是太大,但完全够用,距离周恩来自己的住所曾家岩50号和红岩新村都较近,并且靠近大街,汽车进出十分方便。于是周恩来随即向张治中提出要求,张治中立即爽快地答应了。随后张治中一家搬至一所旧宅居住,将桂园腾了出来,作为毛泽东的会客、工作和休息之地。毛泽东住进桂园时握着张治中的手说:“文白兄如此隆情厚意,我只好领情了。”
毛泽东住进桂园后,周恩来仍然觉得安全问题还是首要问题。他首先对毛泽东所住房子的睡床、坐椅等逐一进行仔细检查,然后亲自布置警卫工作。当时,毛泽东从延安带来了一名贴身警卫员,叫颜太龙,加上原在重庆从事党的领导人警卫工作的龙飞虎、陈龙总共只有三人,周恩来觉得警卫力量太单薄。几天后,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其他成员认为毛泽东一直住在桂园不合适。所以,为了安全和工作上的方便,毛泽东又住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只到桂园接待来自各方面的客人。毛泽东从此就住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二楼东北角一间较大的房间。干部们则轮流在室外高地上放哨,以保证安全。周恩来特别交待警卫人员:“要机警细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主席的安全,不许有任何一点疏忽。”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周恩来除了和国民党代表举行谈判外,其他时间几乎都和毛泽东在一起,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和毛泽东外出参加各项活动时,周恩来总是走在毛泽东的前面,观察周围的情况,充当毛泽东的贴身保镖;出席宴会时周恩来常常代替毛泽东与各方人士干杯,这一方面是考虑到毛泽东酒量有限,伤了身体,另一方面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酒里下毒,谋害毛泽东。与此同时,宴会上的饭菜总是周恩来先尝一下,觉得无异常情况才让毛泽东吃。
重庆谈判已到末期,协定的主要条款,除军队数字和解放区问题外,已基本达成共识。于是,周恩来于9月底会见张治中说:“毛主席想早点回去,早点签定协议好不好?”
张治中问:“预定哪一天走?”周恩来回答:“预定10月1日。”稍停又说:“让毛主席一个人回去,我们可不放心啊。”张治中说:“我既然接毛先生来,当然要负责送他回去,但10月1日不行,我的活动很紧张,都安排了日程,要在10月10日后才行。”周恩来说:“好,我回去商量看。”10月8日上午,张治中通知周恩来:“蒋主席同意毛先生《纪要》签字后回延安,并用他的专机‘美龄’号送。”张治中还透露,蒋介石要他在《纪要》签字后即飞兰州去新疆迪化解决伊犁地区问题。周恩来觉得只派专机,如没有政府的人陪送,安全还是没有保障。他灵机一动,对张治中说:“那您能不能先送毛主席回延安,再飞兰州呢?”张治中说:“可以,但还要请示蒋主席。”当天下午,张治中就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先送毛泽东回延安,再飞往兰州。毛泽东回延安的日期也随即商定:10月11日乘机返回。
毛泽东返程日期敲定的当天晚上,即10月8日晚,张治中在军委会大礼堂设宴为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共代表团饯行。此次宴会沿袭了中共代表团抵渝后历次酒会的传统——热闹、盛大。但也就在这次宴会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桩意外事件,即李少石事件。
当天下午,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秘书李少石在回家途中遭到枪击。李少石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女婿,这一事件是一起有预谋的截杀,还是误杀?是不是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即将签定的“双十协定”以及毛泽东的生命安全有没有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周恩来当听到宪兵司令张镇的情况介绍后立即离开会场。在走出会场的过程中,他亲自交代跟在后面的钱之光和陈龙、龙飞虎等人加强对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工作以防万一,并质问宪兵司令张镇,要求张镇用自己的汽车亲自护送毛泽东回到住处。然后,周恩来打电话给戴笠和蒋介石,要求他们彻查此事。散会后,毛泽东坐着张镇的车,安全地回到红岩。后经过多方核实,终于弄清了李少石事件的真相。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经历了43 个日日夜夜后,结束了重庆之行,搭乘蒋介石的专机“美龄”号飞回延安。毛泽东的飞机上天后,周恩来任不放心,他指示工作人员立即赶回红岩,要求电台一直保持同延安台的联络,以等待毛泽东安全返回延安的好消息。周恩来此时虽然已极度疲劳,但还是不肯休息。下午1时半,红岩电台收到延安急电,当周恩来看到“毛主席已安全返延”几个字后,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才安心地去睡觉。
毛泽东在重庆的43天里,得到了周恩来等人的悉心照料和保卫,也正是因为有了周恩来的保护,毛泽东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才能精力充沛地同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谈判和斗争,才能在重庆谈判后安然无恙地返回延安。
重庆主城区有几个商圈?
重庆主城由九大区组成,分别为:
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
重庆主城区内有五大商圈,分别为:
解放碑步行街(渝中区)、南坪步行街(南岸区)、观音桥步行街(江北区)、沙坪坝三峡广场(沙坪坝区)、杨家坪步行街(九龙坡区)。
以上这五个步行街商圈都比较繁华,商业和人气也比较旺(每个步行街的地下面都有大型的地下商场),交通也很方便。所以相对来说这五大商圈所在的区也就比较繁华,这其中又以渝中区和江北区更为繁华。
渝中区:
地理位置 地处重庆市中部偏东,长江、嘉陵江汇流处,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与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接壤,呈两江环抱的半岛状。境内地形狭长,西高东低。最高处鹅岭,海拔379米;最低处朝天门沙嘴,海拔160米,是中国著名的"山城";因濒临两江,又是秀美的"江城",城市临水而筑,依山而建,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故有山水城市之美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类型,云雾较多,降水丰富,空气潮湿,风力微弱,全区总面积22.5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1平方公里。
历史概况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历史悠久。从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所,并曾为巴国国都、大厦国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盟军总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等均驻境内。重庆解放后,市党、政、军领导机关一直驻在区内。1950年6月建立第一区,1955年11月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更名为渝中区。
行政区划 渝中区人民政府下辖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菜园坝、王家坡、大溪沟、上清寺、大坪、化龙桥等13个街道办事处,308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1996年末居民总户数为190,614户,常住人口为575,80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91,537人,女性人口284,266人,农业人口3239人。全区共有汉、回、藏、满、蒙、苗等35个民族,其中多为汉族。1996年全年出生人口3087人,出生率为5.36‰;死亡人员4366人,死亡率7.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
商业贸易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商贸中心,在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已达70%以上。1996年区域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总额168亿元,区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6亿元,增长18.4%。解放碑地区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和购物中心,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重庆百货大楼、大部会广场、新世纪百货、友谊华侨市场、商业大厦、群鹰购物广场等各类商业企业近千家,在建的还有香港九龙仓集团投巨资修建的大型商业设施等。渝中区还是重庆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有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菜园坝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中药材市场、皮革市场等第一批已形成规模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仅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1996年就实现交易额32亿元。
工农业基本情况 1996年,区内有工业企业47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下同)229,545万元;区属工业企业353家,其中独立核算工业3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3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轻工业实现总产值33567万元,增长11.9%;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9915万元,增长12.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2271万元,工业产销率为97.8%。区内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28个行业。渝中区仅有的农业村--红岩村,1996年全村农副工商总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交通情况 渝中区是重庆市水陆客运交通枢纽。位于朝天门的重庆港是中国长江上游最大的天然良港,由此乘船可直达武汉、上海开通的江海联运可直达香港、日本、东南亚和世界各大港口,1996年旅客吞吐量达723万人,货物吞吐量达732万吨。地处菜园坝的重庆火车站是中国西南襄渝、成渝、川黔三条铁路大动脉的枢纽和客运中心年客流量在2000万人次以上。区内公路交通发达,南通川黔公路,北接汉渝公路,西与成渝高速公路相连,日发客车700个班次以上。区内现有高级、次高级道路100公里(1996年6月30日,下同),长江、嘉陵江两座大桥,菜园坝、牛角沱等4座立交桥,两条架空客运索道分别与南岸、江北连接,近年建成通车的长江、嘉陵江滨江路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轻轨客运系统、雷家坡立交桥、黄花园嘉陵江大桥、石黄隧道等。这些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将形成东西六条主干道贯通,南北桥梁、隧道、索道相连,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区内共有公共交通运营线路78条,1092公里,拥有车辆1108辆,客运总量达17145万人次,并有各类城市出租汽车5202辆。
旅游景点 渝中区独特的山城、江城风貌,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景观。入夜,华灯齐放,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登高览胜,宛如繁星万点汇成九天银河,令人心旷神恰。渝中区自然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既能领略巴渝十二景中的洪崖滴翠、金碧流香、朝天汇流、浮图夜雨,又可游览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拂图关"、东周"巴蔓子将军墓",著名古刹罗汉寺、古佛崖石刻等名胜古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岩村、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桂园、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周公馆--曾家岩50号等革命遗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旧址、韩国临时政府旧址、中苏文化协会旧址等陪都文化遗。
江北区:
地理位置 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与市中区相临,1998年,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5公顷。
行政区规划概况 现辖唐家沱、鱼嘴、复盛3个镇,五宝乡和峡口镇郭家沱村,华新、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庙、寸滩、江北城、郭家沱8个街道办事处,168个居委会, 81个村委会。
人口情况 全区总人口45.1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4.45万。
农业经济 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24万元(现价)。粮食产量33831吨,油料产量423吨,烟叶产量1吨,茶叶产量2吨,水果产量8576吨,猪肉产量4724吨,水产品产量1776吨。
沙坪坝区:
该区总面积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58公顷。
行政区规划概况 现辖覃家岗、歌乐山、井口、陈家桥、曾家、虎溪、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中梁12个镇及石桥联芳村,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詹家溪、石井坡、童家桥、渝碚路、天星桥、土湾、新桥、山洞、歌乐山13个街道办事处,174个居委会, 87个村委会。
人口 全区总人口64.6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2.47万,人口密度达1677人/平方公里。
农业经济 1998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27万元。粮食产量95278吨,油料产量565吨,糖料产量174吨,烟叶产量2吨,茶叶产量278吨,水果产量5030吨,猪肉产量7489吨,水产品产量3535吨。
工业发展 199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226878万元。
南岸区:
地理位置 南岸位于重庆度江南岸,与市中区相临,依山傍水。全区幅员面积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19公顷,森林面积35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概况 现辖南坪、南山、峡口、涂山、鸡冠石、黄桷桠、长生桥、迎龙、广阳9个镇和郭家沱镇广阳坝居委会、花溪镇的二塘村;南坪、龙门浩、海棠村、玄坛庙、弹子石、大佛段、铜元局、花园路8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 74个村委会。
人口情况 全区总人口44.4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9.72万,农业经济 1998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06万元。 农业 粮食产量55285吨,油料产量194吨,糖料产量8吨,烟叶产量115吨,茶叶产量5吨,水果产量1521吨,猪肉产量5559吨,水产品产量2372吨。
工业 199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875516万元。
九龙坡区:
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九龙坡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水 运联运港,沿江有大渡口、铜罐驿、黄谦码头;成渝、川黔、湘渝铁路交汇于重庆南站,铁路南站、西站是重庆最大的货运编组 站;成渝高速公路起始段横穿辖区东西,李家沱长江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鹅公岩长江大桥紧连川黔、成渝公路。国道、市道、城市干道及区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公路 里程505公里。
行政区规划概况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毗邻,与南岸区、巴南区隔江(长江)相望。 幅员面积437平方公里,辖杨家坪、黄桷坪、谢家湾、石坪桥、石桥铺、中梁山6个街道办事处;九龙、石桥、华岩、白市驿、含谷、陶家、巴福、走马、金凤、西彭、石板、铜罐驿12个镇,总人口67.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3万。区人民政府驻重庆市杨家坪。
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九龙坡区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 蒸蒸日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1997年,区属工业总产值70.58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01.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税收收入8.17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82亿元。
渝北区:
地理位置 位于重庆市区东北部、嘉陵江与长江北岸的三角地带。北与四川省广安地区华蓥市、邻水县分界,东与重庆市长寿县接壤,南与重庆市江北区毗连并同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与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市相邻。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1998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1010公顷
重庆有哪些工业园?
一、重庆城口工业园
城口矿产资源十分富集,享有“西部矿都”之美誉,拥有锰、钡、煤、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锰矿藏量达2500万吨,属全国五大矿区之一;钡矿藏量达6500万吨,居亚洲之首。2008年12月,城口正式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其规划面积为450公顷。根据城口地理条件、资源储备和工业发展基础,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分组团分批次予以建设。首批园区建设面积为112公顷,分为“高燕组团”和“庙坝组团”,主要分别发展锰矿高端产品和农林特色产品精深加工骨干产业。
二、重庆彭水工业园
彭水工业园区于2006年1月获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设立(渝园区领导小组[2006]1号)。园区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首期启动面积1.98平方公里。规划地域从保家三江口水电站至保家镇西南部,东靠319国道,西临郁江,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贯穿园区,园区至县城18公里,至重庆300公里。
三、重庆双桥工业园
重庆双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2003年3月批准的市(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是双桥区新城区的重要组团,是渝西工业经济走廊的发展高地。目前,双桥工业园区正着力打造全国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
四、重庆酉阳工业园
酉阳工业园区是由重工业园区与轻工业园区组成的复合型园区,总占地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重工业园占地6.46平方公里,轻工业园占地5.25平方公里。
酉阳工业园区的前身是酉阳工业规划区。即现在的龙江重工业园范围。
以龙江组团的重工业园于2003年开始筹建,2004年开始吸纳企业入驻,以矿产品加工、冶炼、化工为主,以建材、机械制造为辅,现有企业24户,规模以上企业18户,已投产企业21户。 200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8.4亿元,实现增加值2.4亿元。
以板溪组团的轻工业园已开始基础设施和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建设,拟以食品、药品、服装加工、电子产品生产为主。
五、重庆巫山工业园
2007年县委、县府在认真分析县情、立足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工业强县”战略,着眼于解决城乡移民就业,结合打造劳务经济,以职教中心人才、技术优势为依托,组建巫山职教工业园。着力发展以电子信息、轻纺服装、小型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制造业。
六、重庆奉节工业园
奉节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分安坪、苹堂和朱衣3个片区。其中:安坪组团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先期启动4平方公里:草堂组团规划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朱衣组团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七、重庆巫溪工业园
巫溪县按照“一园三组团”格局,积极推进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2008年被列入全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近年来工业园区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发展高速度,产业高积聚”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园区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八、重庆秀山工业园
重庆秀山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领导小组2006年批准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位于我县中和镇辖区内,交通方便,区位优越。该园区紧邻国道319线,距渝怀铁路秀山火车站约3公里,渝湘高速公路约5公里,国道326线穿园区而过。工业园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1.6平方公里,拓展区8.4公里。
九、重庆石柱工业园
重庆石柱工业园区是2006年1月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主要包括“一区三园”,即南宾工业园区,临港工业园、有色金属园、非金属矿业园。核心区——南宾工业园区总体规划12平方公里;三大延伸区包括:5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园、1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属园和2平方公里的非金属矿业园。
十、重庆空港工业园
重庆市空港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首批批准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于2002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园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总体规划建设面积达54平方公里。包括空港工业园和空港工业园B区(原重庆市两路工业园)。
十一、重庆龙桥工业园
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涪陵,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矗立于长江之滨,区内有小田溪巴国遗址、点易园、“水下碑林”白鹤梁等名胜古迹,以盛产“涪陵榨菜”而享誉中外,历史上作为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曾享有“川东第一重镇”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涪陵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近六年国民经济平均保持16.5%的增速,工业生产平均保持21.7%的增速,已逐步成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较发达的涪经济强区。
十二、重庆南川工业园
重庆市南川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审批的重庆市级特色工业园区。
园区所在地交通便捷,渝湘高速公路,南涪铁路贯穿南川全境。园区距离重庆主城45分钟车程,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重庆寸滩深水港码头一小时车程,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渝南黔北通往重庆主城及我国中,东部的重要接点。园区水、电、气、道路、光线,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入园企业除可享受《南川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对重大项目还可按照《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方式,对其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以最大的优惠支持入园企业发展。
十三、重庆綦江工业园
重庆綦江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特色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2006年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十四、重庆璧山工业园
璧城工业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首批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位于璧山县璧城街道、青杠街道、大路镇内。
十五、重庆云阳工业园
重庆云阳工业园原名重庆市人和工业园,是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3 年 7 月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面积 8.3 平方公里,首期启动 1.2 平方公里。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云阳县境内,与云阳新县城相连。园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生态型、花园式的现代工业城进行规划建设,已实现水、电、路、气、讯、电视六通。
十六、重庆白涛化工园
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涪陵,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矗立于长江之滨,区内有小田溪巴国遗址、点易园、“水下碑林”白鹤梁等名胜古迹,以盛产“涪陵榨菜”而享誉中外,历史上作为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曾享有“川东第一重镇”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涪陵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近六年国民经济平均保持16.5%的增速,工业生产平均保持21.7%的增速,已逐步成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较发达的涪经济强区。
十七、重庆涪陵工业园
涪陵工业园区属重庆市级工业园区,处在重庆 “ 一小时经济圈 ” 内。从涪陵经渝涪高速公路,四十分钟左右便到达重庆主城区。
十八、重庆江津工业园
重庆江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2002年(渝府[2002]210号文件)首批批准的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并通过审核,公布于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8号《公告》。2005年园区位居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第七位。
十九、重庆合川工业园
合川工业园区成立于 2002年12月,是重庆市政府批准的30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位于合川南城新区,是合川市建设大城市的重要组团,规划面积22.3平方公里,辖4个村、2个居委会,约2.8万人。2003年,合川工业园区在重庆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中,招商引资数量排名第三位,土地平整排名第四位,综合评比名列第七位。
二十、重庆巴南经济园区
重庆市巴南区经济园区是由花溪工业园区、鹿角工业园区、金竹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整合而成的新型工业园区。处于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层,是重庆南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内环高速公路巴南段两侧,属巴南区主城核心区范围。
二十一、重庆万盛工业园
万盛资源型特色产业园区,地处渝南,距重庆市主城区73公里,是地区资源型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转轨的核心载体,是重庆渝南、黔北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转化基地,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市级园区。
二十二、重庆同兴工业园
重庆市同兴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2]210号文)首期批准成立的16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5.27平方公里, 其中启动区面积1.5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结合地形条件及产业布局特点,共分为A、B、C三区,其中A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以布局机械制造、生物制药企业为主;B、C区规划面积3.77平方公里,主要以布局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包装等产业为主
二十三、重庆潼南工业园
潼南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巴蜀腹心,东邻合川,南接大足,西连安岳,北靠遂宁,是川渝两地的经济结合部,是重庆对外开放的渝西北窗口,全县幅员面积 1594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境内地面貌属盆地浅丘,冲积平坝较多,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9℃。
二十四、重庆武隆工业园
又名重庆市白马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十佳旅游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西部地质之乡的武隆县,全县铝矿储量大,白马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好,投资政策优惠,交通十分便利。园区以铝业为主,主要从事氧化铝、金属铝及其深度产品和配套产品的生产。氧化铝规模为30万吨/年,金属铝规模为10万吨/年。
二十五、重庆荣昌工业园
重庆市荣昌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00余家,是荣昌工业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十一五”期间,园区 按照“合理布局产业,聚集产业集群”的原则,重点完善“一区三园”工业体系。预计到2010年,园区将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2亿元,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板桥工业6平方公里,杜家坝工业园1平方公里,广顺工业园1平方公里,工业增加值 3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板桥工业园位于重庆市西大门-----荣昌城区内,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将规划拓展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加工,生物医药(兽药)、饲料、食品加工、照明灯饰等产业。
二十六、重庆开县工业园
重庆开县工业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2003年批准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按照“一区多园”布局,园区分为:白鹤能源建材产业园、赵家食品轻工产业园、平桥高新技术产业园(平桥移民生态工业园)、开州港精品陶瓷物流园。
二十七、重庆市万州工业园
万州工业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园区,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重点联系和扶持的光彩事业园区,是万州区委区政府为破解产业空虚而全力打造的招商引资发展大工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园区按“一区三园”布局,规划面积30平方,已实施开发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天子园、盐气化工园、五桥园三个分园。重点发展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药业等五大产业。
二十八、重庆市井口工业园区
重庆市进口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批准的特色工业园区之一,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入口处,距沙坪坝区主城区12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约需40分钟,至火车站约需20分钟,建设中的渝怀、渝遂铁路贯穿园区中部,并设有客货站,渝合、渝遂高速公路、嘉陵江二塘码头紧邻园区,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方便,产业化条件十分理想。
二十九、 重庆西彭工业园区
2003年7月由重庆市政府批准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府负责开发建设。园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为4.9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坐落于西彭境内处于亚洲铝业加工前列的中国西南铝业集团公司的信息、科技、人才和产品等优势,大力发展以铝业深精度加工为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
三十、重庆茶园工业园
茶园新区位于重庆市南大门,是重庆市规划的离主城区最近的外围中心组团之一,是重庆市新世纪重点发展的综合新城区。茶园新区处于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及渝湛高速公路辐射范围经济圈等多层经济圈叠交的中央。在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中,茶园新区在重庆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开发建设前景对新重庆的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三十一、重庆永川工业园
重庆永川工业园区是2002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原名重庆市大安工业园区, 2005年12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更名为重庆永川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
三十二、重庆丰都工业园
重庆丰都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渝府〔2003〕169号),位于丰都县新县城龙河东。园区远景规划1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5.26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2平方公里。
三十三、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
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离重庆市主城50公里,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于2003年3月启动建设,2008年在全市47个特色工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四名,连续5年成为重庆市“五个示范工业园区”之一。
三十四、重庆忠县工业园
忠县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是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园区规模基本形成,工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正在向“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建设目标逐步迈进。截至目前,忠县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5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入驻了年产1000万吨干法水泥的安徽海螺集团、浙江一胜特工模具、浙江金龙船业、长江轴承锻造、川江汽车、乾皓汽车零部件、华亚农业机械、巨琪诺美制药、星博化工、天地药业等二十多户企业。2008年度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渝东北优秀工业园区。
三十五、重庆正阳工业园
2004年,重庆市正阳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渝府发[2003]169号)、国家发改委确认成立了渝东南首家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A区(正阳)4.15平方公里, B区(青杠拓展区)6平方公里,(物流园区)1.32平方公里。
三十六、重庆大足工业园
重庆市大足工业园区,是经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7月批准设立的省(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由大足(龙水)工业园区和大足(邮亭)工业园区两部分组成。园区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的原则,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截止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210户,1-9月实现工业总产值811600万元,同比增长73.7%;工业增加值227200万元,同比增长21.6%;主营业务收入795430万元,同比增长73.1%;利润39770万元,同比下降3.9%;税金19025万元,同比增长19%;出口交货值22658万元,同比增长5.0%。
三十七、重庆梁平工业园区
梁平工业园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之一。园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梁平县梁山镇。园区规划面积5.06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1.38平方公里。园区依托县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重点发展以食品和医药业为主的产业。
三十八、重庆港城工业园
重庆市港城工业园区是重庆市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江北区境内,南邻长江黄金水道,北临重庆出口加工区,东接铁山坪森林公园,西至大佛寺长江大桥;分别距重庆空港、重庆中央商务区、重庆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5公里、3公里、8公里。园区总体规划建设面积11平方公里,分为A、B、C、D四个片区,其中:A片区6.18平方公里、B片区2.15平方公里、C片区1平方公里、D片区1.67平方公里。A、C、D片区用于工业生产,B片区依托重庆寸滩深水港、重庆铁路货运编组站等大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定位于提供仓储物流服务。
三十九、重庆建桥工业园
建桥工业园区是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由A、B、C三个分区组成,同年6月18日破土动工。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突出大项目,突出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十、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园区于2005年8月成立,是西部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微电子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重庆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西永组团,毗邻重庆大学城东侧。园区以重庆大学城、重庆现代物流园、生态旅游区及城市中心区为依托,着力打造教育、产业和物流三大高地,共同构筑科教领先、产业发达、物流畅通、功能完善、生态优美、最具核心竞争力和人居环境价值的国际化研发新城。
四十一、重庆长寿化工园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约31.3平方公里。园区规划为建成区、发展区和拓展区,主要发展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园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设施,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至2020年,园区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中国新能源产品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四十二、重庆九龙工业园
九龙园区是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由九龙坡区人民政府负责开发建设。园区分为 A、B、C区,开发面积36.08平方公里。目前,A区形象日新月异,入驻企业蓬勃发展;B区建设路畅灯明,签约项目纷纷启动;C区规划拉开帷幕,设计水准国际一流。2003年,九龙园区综合经济指标位居重庆市市级工业园区第一名,被评为2003年度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先进单位。
四十三、重庆铜梁工业园
重庆铜梁工业园区又名重庆市金龙工业园区,它位于重庆近郊的全国人居环境城市铜梁县,地处国家西部开发的重庆产业发展带。距重庆市 区80公里,国道319公路、铜合公路、渝遂高速公路横贯园区,交通极其方便。园区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商贸区7平 方公里,工业发展区11平方公里。
四十四、重庆垫江工业园
垫江工业园是国家发改委公告确认的重庆市级特色工业园,是市政府授牌的全市16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之一。园区已引进19家入驻企业,8家投产,2008年实现产值近30亿元,工业增加值6.9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解决近8000人就业。
八大投资集团都有哪些?
nbspnbspnbspnbsp重庆8大投资集团的不同功能定位
nbspnbspnbspnbsp水务控股: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实施经营管理,特许经营主城区供排水。
nbspnbspnbspnbsp城投公司:定位为重庆城市建设筹融资的总渠道、主城区的总账户、城建项目所需土地的总储备。
nbspnbspnbspnbsp高发公司:负责重庆高速公路建设、经营和融资。
nbspnbspnbspnbsp交旅集团:主要对重庆除高速公路以外的高等级公路实施投资(含回购)、组织建设、经营和资产管理,对我市旅游景点实施投资建设和营运。
nbspnbspnbspnbsp地产集团:主要履行建设用地的征用、土地收购储备和开发整理、“耕地占补平衡”、廉租住房项目建设、旧城改造建设职能。
nbspnbspnbspnbsp渝富公司:主要履行债务重组、资金周转和发展投资职能。
nbspnbspnbspnbsp开投公司:系重庆轨道交通及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性投资主体。
nbspnbspnbspnbsp水投公司:主要职责是对“九五”项目清资确权和推进“泽渝”项目水利工程,水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区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水务一体化和我市水利建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