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设施包括哪些设施,交通执法管些什么?
执法总队隶属交通行政部门,属于行政执法单位,主要职能为:负责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市管国道省道路政和交通规费稽查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交通运政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交通安全设施、经营性停车设施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客运出租汽车、公共交通汽车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运政、路政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工作;统一组织、指挥交通专项整治,承办重大交通行政执法案件;处理交通行政执法投诉工作等。
身在大时代的你看到的趋势是什么?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而此前,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据央视新闻2019年3月2日的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常会,“新基建”再次被提及,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一时间,“新基建”成为经济大热词!实际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中国将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占比将不断提 升。目前中国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带来 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而5G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新基建涉及到的领域:
“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5G基建
近期,针对5G建设政策层面的鼓励接连不断。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相关会议与文件,对5G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此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3月2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随着5G标准的完善和SA独立组网技术的成熟,5G建设将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建设基站数量或突破70万,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明显增长;同时,政府层面有望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建设支持和用电支持。5G网络的快速扩张将会推动5G业务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从而带动数据流量高速增长,配套网络平台服务需求也会随之提升,数据中心、云计算有望从中获益。
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也是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方向。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国内数据中心项目会出现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绿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地域结构上看,北上广深地区由于政策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但周边省市数据中心新建、扩建的投资需求将会显著增多,另外一些环境适宜、电价优惠、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西北、西南等,数据中心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建设都会提速,数据中心新建和扩容步伐会加快,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特高压
近期,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以及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等工程。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后,预测特高压仍有约1000亿元的投资体量与约300亿元核心设备订单等待释放。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重点板块,全年成长空间与趋势确定。
未来电网投资以效益为先,电力物联网、电力芯片、特高压、配网建设等有利于电网降本增效、长线发展的领域仍有结构性增长。推荐国电南瑞,建议关注:长高集团、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炬华科技、国网信通、长缆科技、中国西电、远光软件、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等。
充电桩
中国充电桩目前共保有121.9万根,其中公共桩51.6万根,私人桩70.3万根。认为“新基建”对充电桩的建设驱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驱动公共桩建设提质且区域均衡发展,直流桩占比将持续提升,省份间差异有望缩小。
2)推动优质场站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申报流程办理。
3)推动小区、商场等停车位充电桩建设。
4)促进对运营商的建设与充电运营流程支持。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700万辆左右。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00万辆、车桩比1:1估算,需要的充电桩数量约1880万台,充电设备市场空间约2800亿元,充电和服务市场将约400亿元。充电桩的加速投资将拉动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受益于本轮新基建的启动,看好技术优、市场应用积累深的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长期看好充电桩运营企业,推荐特锐德、科士达。
工业互联网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推进,2025年属于第一个规划期,重点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内“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引导和发展的重点,在疫情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也在要求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力度,行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财政较好的省份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增长。据各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规划区域分化仍十分明显,认为2020年财政实力较强省份交通投资较高的增长目标有望带动全国的交通投资继续实现稳健增长,十三五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各省市2020年公路投资有望加速,华东等地的交通投资高增速目标有望助区域内基建设计、工程龙头基本面持续超预期。
人工智能
近期,政策也在不断加码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发文,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3月3日,科技部等5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时代证券指出,2019年9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运用于智能安防、医疗、金融和教育等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45%,远超全球市场规模增速水平。
4s店属于什么用地分类?
公共设施用地吧。具体你看看下面。代码 用地名称 内容R 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C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M 工业用地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W 仓储用地 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T 对外交通用地 铁路用地、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港口用地、机场用地S 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 绿地 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D 特殊用地 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E 水域和其他用地 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
什么是车联网?
Internet of Vehicles,在国内称之为车联网。车联网系统依托日益健全的大数据平台,通过4G、5G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以实现对车辆进行实时高效的智能化监管。
目前车联网系统已经实现的功能容扩为:语音交互、车辆导航、智能驾驶、车辆状态查询、远程车辆控制、道路救援等。
车联网领域的知名品牌有:奇瑞雄狮智云互联车机系统、比亚迪的DiLink系统、吉利的GKUI系统、宝马的iDriver、丰田的G-BOOK、大众的Car-Net等等。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互联网巨头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车联网系统。
阿里推出的AIiOS系统整合了旗下的资源,实现了智能交互,智能驾驶舱、车辆远程控制、车辆状态查询等服务。美中不足的是,AIiOS系统目前并不能直接“驱动”汽车关键部件,它还只是一个能够提供人机交互和车联网数据交换的服务平台。但是,从阿里公司“驱动万物互联”的口号来看,阿里对AIiOS系统寄予的愿景还是十分宏大的。
百度推出的“car life”系统,主推自动驾驶技术,通过车联网,将车与车、车与交通设施间相互连接,实现自动判断信号灯、道路、车辆等功能。
腾讯起步较晚,2017年推出的“AI in Car”系统,主打开放连接能力和生态资源。
但车联网系统远不止这些,要真正实现人、车、环境三者之间的智能互联,远不是一个单独的公司或者一个单独的系统所能够解决的。车联网是跨行业跨领域的集成系统,需要各个领域的公司通力合作、共同开发!
在未来的车联网系统里,各个大数据平台将实现互通互联,最终形成一个巨型数据仓库。而每一辆车都是这个数据仓库的一个节点。
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源源不断的汇集到数据仓库,由云计算系统对数据进行“精挑细选”的过滤,再由数据分析系统根据不同行业对车辆信息数据的不同需求,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实时共享。以便为汽车及驾驶员提供实时、准确、有效、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与车智能交互、车与车智能交互、车与周围设施智能交互、车辆周围环境监测(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天气情况)、车辆路径智能规划、交通情况实时预警、车辆自动安全驾驶、驾驶员身体状况、驾驶水平监测、驾驶员实时违章预警、车辆突发危险处理等等。
通过“车联网”系统,汽车将具备高度的智能化,成为未来智能化社会的一块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工业相比欧美来说,起步要晚得多。但是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因此,未来的车联网智能化进程中,我们必将大有作为,将会进一步引领世界,请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