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叫交通设施叫什么,特战旅与特种部队有区别吗?
哨兵小虎第857条回答。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特战旅不属于快速反应部队,而是属于应急机动部队。那么特种部队属于快速反应部队吗?可以说只有特种部队里的精英的精英部队才属于快速反应部队。
一、特战旅。特战旅很明确是属于旅一级的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通常包括为常规的军、师一级战役、战术单位执行斩首行动、侦察行动、快速牵制、机动部署、骚扰救援、渗透夺点等。
所以,特战旅作为旅一级战术单元,在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属于应急机动部队。主要是应对突发的军事冲突,属于长期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旅一级值班力量。
他和普通的作战旅在作战编制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属于用在刀刃上上的好钢而已,而且还享受每人200~400元的应急机动作战补贴,相当于长期值班补贴。
二、特种部队。特种部队是一个泛指,它涵盖的范围特别大,而且每个军种、每个兵种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
比如陆军的直接就是特战*旅,空军的就是空降兵、海军的就是海军陆战队。武警就是武警特警。
当然,各军种发展到现在,特种部队几乎都以旅级单位的编制而存在。
陆军:*军*特战旅。
空军:空降兵*空降旅。
海军:海军陆战队*特战旅。
武警:武警*特警支队。
当然也有营、连一级的特种部队,比如我们熟知的猎鹰突击队、雪豹突击队、722特种部队等等。
三、快速反应部队。快速反应部队通常是指那些担负处置临机突发性、影响恶劣事件的部队。而这种突发性事件通常是应对非常规部队或者武装犯罪集团的,强度相对比较低。
比如劫持飞机事件、武装劫持人质事件等等。
当然,担负这种任务的通常是营、连、排一级单位,而不会是旅一级的大战术单元。比如我们熟知的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中国的猎鹰突击队、蛙人特种作战大队等。
电信哪家公司使用的是华为基站?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移动、联通、电信的全部制式的基站采购之中都有华为的基站存在。
先纠正一个很多人意识里的错误认知,那就是铁塔公司建设基站。中国铁塔成立之后,接收的是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机房资源、铁塔资源,而主设备类的还是由三大运营商自营自建。
而且,三大运营商还有部分自有机房没有移交铁塔,其中以中国移动居多。
中国铁塔负责的是机房的建设和维护,包括机房的电源、空调等,还有少部分的传输资源。
通信业里的基站指的并不是机房,也不是铁塔,通信业里的基站主设备指的是基带单元、射频单元、天馈系统,2G时代,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是完全集中在一个机柜里的。到了3G时代,开始出现了BBU+RRU的集中式基站以及分布式基站。现在到了4G时代,基站都是BBU+RRU+天线(馈线)的模式了。
基站不等于机房。
BBU:
RRU:
天线:
5G AAU:
移动、联通和电信,现在三大运营商在各个制式之中的基站,都有华为的设备。简单的说一点儿中国运营商的基站历史:(可能不太全面,但是基本准确)
2G时代中国国内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基站制式有GSM和CDMA。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国内通信业企业是没有基站设备的,开始的时候,中国也只有GSM一种制式的设备,当时的国外厂家包括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摩托罗拉等瓜分了中国的GSM基站市场。
大概是1996年左右的时候,华为开始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不过开始的时候,华为的李一男坚定的选择了GSM而放弃了CDMA。
不过最初的时候,华为的GSM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很大,国外的巨头当时为了压制国内设备商的崛起,不让国内程控交换机的故事重演,开始降价打价格战,于是华为开始出走海外卖基站。
当时中兴是全力押宝CDMA的,也在联通的CDMA采购中拿到了不小的合同,赚的是盆满钵满。当时联通的CDMA的基站提供商主要是朗讯、中兴、摩托罗拉、爱立信、北电、贝尔三星这些家。
不过后来的时候,到了CDMA2000时代,就只剩下华为、中兴、朗讯、爱立信这四家了。三星的CDMA由于制式落后功耗高被拆除了,摩托罗拉被收购、北电破产。
3G时代,是华为大丰收的时代。
3G时代,三大运营商的制式完全不同,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电信的CDMA 2000、中国联通的WCDMA。
华为是在3G时代崛起的,3G时代华为的三种制式的基站:TD-SCDMA、CDMA2000、WCDMA都在国内有不小的份额。
3G时代,中国移动的基站主设备采购,主要对象是大唐/上海贝尔、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中兴、普天、烽火、新邮通这八家企业购买。
当时的上海贝尔(其实也就是阿尔卡特)是和大唐合作的。在3G时代,国产设备的TD-SCDMA的占比是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的。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华为的GSM设备替换国外设备商的进程。3G时代之中,移动最大的存量基站所有者就慢慢的变成了华为。
华为还在联通的WCDMA采购之中获得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国内的WCDMA设备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上海贝尔、中兴、华为、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等厂家,现在由于诺基亚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也变成了华为、诺基亚、中兴、爱立信这四家。
电信的CDMA2000也是如此,现在也是中兴、华为、诺基亚、爱立信这四家了。
4G时代,随着TD-LTE和FDD-LTE时代的来临,三大运营商的基站主设备采购都主要是以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这四家企业了。中国无线通信的格局也就是这样了。
5G时代要来临了,这次大唐和烽火合并之后也生产了自己的5G基站,这次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主设备采购将会以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中国信科这5家企业的基站为主,其他的中小型的国内企业会供货部分5G的小基站。
按照现在的情况估计,华为可能会获得三大运营商高达50%的主设备采购份额,而中兴会在20%左右,大概估计会在整体的5%左右,剩余20-25%会被爱立信和诺基亚瓜分。
总而言之,现在国内的三大运营商的存量基站占比最大的都是华为的基站,华为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的移动通信领域已经称霸了好多年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极免速递是什么快递公司?
J&T极兔速递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互联网快递企业。极兔致力于持续为客户创造极致的快递和物流体验,成为一家值得客户信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商。
2015年8月极兔由印尼首都雅加达作为起点,是东南亚首家以互联网配送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型快递公司,业务涉及快递、快运、仓储及供应链等多元化领域,业务类型涵盖同城、跨省及国际件。
极兔在全球目前拥有超过170个大型转运中心、600组智能分拣设备、4000辆自有车辆,同时还运营超过20000个网点,员工数量近30万人。
降维打击有多恐怖?
在《三体》小说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经典场面,由强相互力材料制成的水滴探测器在人类庞大的太空舰队中毫无阻拦的航行穿梭,将人类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太空屏障”击得粉碎,人类太空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而水滴依然光滑如镜。
到了后面,更高级的文明随手丢出一个二向箔,便将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张二维画卷,不同科技水平所带来的文明差距在这一刻表露无疑。于是,人们将这种文明等级差距太大的战争称为“降维打击”,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桥段,但在现实世界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随后欧洲人开始源源不断渡过大西洋登上美洲大陆,两种不同文明在人类走出东非大陆后再一次遭遇。似乎人类社会内部也同样遵循“黑暗森林”法则,两种文明相遇没有和平共处,更没有共同发展,而是很快爆发了冲突和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的殖民过程中,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用枪炮、马匹和病菌先后征服了美洲4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消灭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帝国,屠杀了90%以上的印第安人。而卡哈马卡战役便是这一系列战争(屠杀)的残酷缩影,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殖民过程中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进行降维打击的残酷无情。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冒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与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在秘鲁高原城市卡哈马卡相遇。双方当时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皮萨罗的手下只是一群由62名骑兵和106个步兵组成的乌合之众,而阿塔瓦尔帕却统治着数百万忠诚的臣民,率领着与其他印第安人作战凯旋的8万精兵。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在两人见面短短几分钟后,皮萨罗就将阿塔瓦尔帕俘虏,并勒索了有史以来最大一笔赎金。这笔赎金的黄金足够装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超过8英尺的房间。但在赎金交付后,皮萨罗却违背自己的诺言,将阿塔瓦尔帕处死。而与之相比,在这场会面不久后爆发的冲突结果更是让人跌破眼镜。卡哈马卡战役当阿塔瓦尔帕将神父递给他的《圣经》扔在地上后,西班牙人率先向印第安人发起了攻击,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顺利冲开了人数众多的印第安士兵,将其践踏在地;他们挥舞锋利的铁剑,轻松斩下印第安人的头颅,刺穿他们的胸腹;偶尔发出的一记火枪,在很远处就将一个印第安人击倒。而与之对比,印第安人使用的狼牙棒、木棍和弹弓却很难对全身披甲的西班牙人造成致命威胁。在这样的装备差距下,战争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战斗演变成了屠杀。夜幕降临之前,惨烈的厮杀结束。印第安人被杀死6-7千人,剩余7万多人只因西班牙人累得无力举起屠刀才告幸免,相当于每个西班牙人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平均杀死了40人,而西班牙一方却未损失一兵一卒。这样的战斗结果古今中外世所罕见。如果说,这一次存有侥幸的因素在其中,那么接下来双方爆发的大大小小的战斗结果再次证明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是靠人数所能弥补的。在阿塔瓦尔帕死后皮萨罗从卡哈马卡向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进军期间,又分别爆发了豪哈、比尔卡苏阿曼、比尔卡康加和库斯科4次大小战役,参加这四次战役的西班牙骑兵分别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印第安人则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然而每次战斗的结果都是西班牙人大获全胜。1536年,印加帝国最优秀的将军基佐在利马围困住了西班牙人,并打算向该城发动猛攻时,两个中队的西班牙骑兵向他们发起了冲锋,并在第一次冲锋中击溃了印第安人军队,并杀死了基佐和其他指挥官。而在不久后一只由26名骑兵组成的小股部队利用类似的冲锋击溃了下一任印加皇帝曼科亲自率领的最精锐部队。为什么在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经常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呢,为什么西班牙人往往能够轻松战胜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于自己的敌人呢?一、以马匹为代表的军事装备的巨大优势一匹战马在战斗时所带来的机动性、冲击力以及居高临下的战斗位置,使得空旷地带的步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西班牙的殖民战争中,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始终。公元前1800年左右,马拉战车的使用改变了中国、近东和埃及等地的战争方式和格局。在马鞍和马镫发明后,马匹使得来自亚洲大草原的匈奴人和一波接一波的蛮族对罗马帝国及后继国家造成了严重威胁,最后以蒙古人于公元13世纪和14世纪征服亚洲和俄罗斯的大片土地而达到高潮。甚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仍然保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并将马匹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除了马匹之外,西班牙人所持有的铁剑和火枪可以轻松破开印第安人的软革皮甲夺走他们的生命,而印第安人的木质或石质武器却很难对西班牙人的全身铁甲造成威胁。二战前夕的波兰骑兵二、病菌开辟了殖民道路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腺鼠疫等传染病对于欧洲殖民者开辟殖民地并杀死当地原住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超过了军事装备的巨大优势。在整个美洲,随欧洲人传进来的疾病从一个部落传播到另一个部落,远远走在欧洲人之前,杀死了90%以上的美洲土著人。而在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过程中,天花病毒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花由西班牙移民带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后,经由陆路传播到南美的印第安人中,在1526年左右杀死了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和他的大多数朝臣,随后杀死了他的指定继承人。这些事故导致了阿塔瓦尔帕与其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加之天花病毒的肆虐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严重损耗了印加帝国内部军事力量。而西班牙人在长期与细菌病毒的共存时间里,逐渐形成了对上述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这些对印第安人致命的病菌丝毫无法奈何这些征服者,反而成了他们的开路先锋。三、文字所蕴含的巨大能量除了上述这些可见的因素外,文字对战争的影响也同样不可估量。西班牙具有十分完善的文字系统,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到皮萨罗入侵印加帝国的几十年间,各种关于新大陆的文字记载、旅行日记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各地的风土人情、行政组织、军事部署等等,这就为皮萨罗了解印第安人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军事情报。而相反,印加帝国并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文字,相互沟通只能依靠口头传播,这就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短时效性,各个部落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哪怕西班牙人已经屠杀了几百公里外的一个部落,其他部落的人对于这个来自大洋另一端的文明仍然一无所知,甚至阿兹特克皇帝蒙特朱马还将这些残暴的殖民者当做神明来崇拜。当然除上述三个方面原因之外,行政制度的不同、军事策略的相异以及人员士气的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文明碰撞之后的结果。卡哈马卡战役的反思通过卡哈马卡战役以及其他殖民侵略战争,除了让我们对西方殖民者文明外衣下的残忍和暴虐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文明对抗结果的深思。一个拥有八万人的庞大军队面对不到二百人的散兵游勇竟然毫无反抗之力,这样的结果看上去匪夷所思,但文明之间的巨大差距却使其成为了可能。文明之间的冲突从来不是角斗场上的公平竞争,而是科技、体制、生产力的全面对抗,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屠杀,从来都是古今不易的道理。三体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也是黑暗森林法则成立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地球这个很小的黑暗森林中,两个文明为了争夺有效的空间和资源必然会爆发冲突,而落后的文明则必然在冲突中衰落甚至是灭亡。西方文明自诞生以来就相信丛林法则,近代更是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现在也依然坚持零和游戏,所以在面对不同于己的文明时往往不会像中国提倡的那样求同存异,互利共赢,而更愿意举起手中的刀剑,直到一方屈服或灭亡。所以我们不能在虎狼环伺的环境中还对敌人抱有最大的善意,同时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和文明实力,才不至于向印第安人那样被降维打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