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交通设施有哪些种类,为什么盲道要用圆圈?
盲道用圆圈砖,提醒盲人前面有障碍。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忙到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儿啊,称为提示盲道。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盲道危险警告引路砖,这种砖上的圆点比提醒砖上的圆点更大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忙到危险警告引路砖,这种砖上的圆点比提醒砖上的圆点更大。
中国盲道有多厉害?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但是中国的盲道经常会备有一些栏杆牌子,无盖井盖,电线杆等物阻拦十分的厉害。
什么是地铁口的无障碍设施?
地铁口的无障碍设施是为了方便老幼残孕等需要特别照顾的人群乘坐地铁而设立的装备。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婴幼儿随父母乘坐轨道交通、残障人士出行等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对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提出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设计要求。
主要有:专用垂直电梯(从地面通向站厅、站厅通向站台的专用垂直电梯),盲人导向带(为视力障碍乘客提供行走和辩别方向),轮椅通道(以平滑的斜坡代替步行台阶)等。同时包括上述设备的指示标识。
盲道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盲道又称盲人行走道路,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
前几天出去办事,路上偶遇一个老年盲人拿着一根棍子,小心翼翼的敲着盲道往前走。
令人奇怪的是,他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在指指点点,似乎在打赌,他是真瞎还是装的。
这种奇怪的组合让我忍不住驻足,老年盲人继续,快到道路交叉口的时候,眼见一台电动车从对面疾驰而来,后面的年轻人居然都不提醒。
更令人无语的是这台电动车完全不顾交通规则,不顾自己走的是盲道,也不顾行人,就这么开着过来了,好像在等别人给他让路。
老年盲人似乎听到了响声,停了一下,用木棍来回的敲着盲道上的线,并未发现不妥,电动车越来越近,眼瞅着就要撞到他了。
千钧一发之际,我忍不住快步上前,拉了他一把,令人气愤的是,电动车主居然还骂骂咧咧的扬长而去。
老年盲人抬起头对我笑了笑,郑重的道了谢,他略感无奈的跟我说,我是第一个敢帮助他的人。
原来,他的导盲犬病了,在宠物医院就诊,由于过于担心,他便拿着棍子出来了,这一路已经出了不少岔子。
先是碰到一个自行车之类的东西挡路,他不小心被绊倒了,却没人敢上前,甚至还听到有人在讥讽他是装瞎,故意摔倒碰瓷的。
还有竹棍不小心碰到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无礼的责骂了他,认为他是故意的,他怎么都搞不懂,为什么正常的人要去走盲道?
如果人人都走盲道,那么盲道设置的意义何在?
的确,何为盲道?是专门为盲人设立的道路,便于帮助特殊人群行走。
1965年,日本Seiichi Miyake发明了“触感铺路砖”,这是现今盲道的雏形,旨在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一种在城市中行走的全新方式。
刚开始只有点状的,后来加入了线状。
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
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91年北京建成国内首条盲道。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中国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但事实上因在百姓中间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内城市大规模的盲道建设对盲人行路并未产生很大帮助。
黄色凸出条纹样式的盲道犹如盲人静态的眼睛,它被铺在马路人行道上,是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而设置的。形状特殊的砖、鲜艳的黄色,利用盲人的脚感作用和盲道砖的助感原理达成。
盲道是盲人出行的安全路,是现代文明社会城市交通出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盲道体现着社会对盲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
望大家可以关爱残疾人,遵守交通规则,切勿随意占用盲道,让盲道变为“忙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