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防护设施指哪些,疫情防护用品主要有哪些?
疫情防护用品,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和使用场景有不同的产品
如口罩,又分为一次性民用口罩和医用口罩,KN95口罩、N90口罩、带阀口罩不带阀口罩,医用口罩等很多种。
有各类防护服
各类防护手套,护目镜、头罩、鞋套等。防护用品批发尽在万商汇网。
新基建具体指哪些项目?
为应对突发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托底作用逐渐凸显。不同于2008年的一揽子“四万亿”,2020开年的中央部署在继续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同时,也有意突出了新方向:2月以来,中央三次会议均提及新型基础设施的成长潜力,并提出要加快建设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传统基建以“铁公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为代表,聚焦于交通、能源等领域;新基建则发力于科技端,一方面着力开拓数字领域,另一方面聚焦传统基建短板,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科技基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补短板”项目,以及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三月首周的盘面表现可谓近期大基建行情的缩影:特高压、5G概念等新基建板块集体发力上扬,建筑、建材、高铁等旧基建也表现强势。相应的,新旧基建两手抓,也成为多家分析机构的投资建议。
1
“新基建”:补短板,促创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基础设施,也是新型建设: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侧重补短板,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则更重创新。2018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基建补短板力度逐渐加大。此次疫情暴露出了物流短板、交运短板以及医疗短板,直接带动医疗、卫生领域成为补短板发力方向,如黑龙江2月发布《关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将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物资储备体系、公共环境卫生等补短板项目纳入“百大项目”加以推进;也加大了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等保就业、促民生领域的补短板需求,如广东3月发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着重补足高等教育、应急保障等民生短板。另外,201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后,“新基建”也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此次疫情导致的实体经济停摆,加速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带动高端基建投资增长、填补基础设施建设空白。从目前公布的今年重点项目建设清单看,多地都计划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精尖产业作为主要发力方向,新型信息通信、城域物联专网建设也成为基础设施重点。立足当前,“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数联”的全面升级要求“新基建”满足全新需求;放眼未来,信息产业势必成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基建”也应为未来的技术发展留出余地、朝未来的全新时代超前布局。
2
“老基建”:
中央投资加快下达,地方投资加速推进
在“新基建”水涨船高的同时,政策率先聚焦于“老基建”领域:从中央看,发改委3月5日消息称下一步将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铁路、机场、重大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从地方看,各地列出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中,高速公路、高铁、能源等领域仍是重要部分。这与传统基建对于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有关。从传统基建产业链看,基建投资牵动着上游的房屋建设、专业工程、装修装饰、园林工程,再上游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行业也息息相关。且传统基建项目能够加快发挥投资效能:加大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与前期准备,便能显著带动产业链运营、加快投资周转速度、迅速转化为消费能力。另外,资金来源对于基建投资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3月8日,今年已发行地方债1.29万亿元,募资用途向基建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传统基建仍占较大比重。且去年下半年起地方专项债券可作为铁路、机场、收费公路、水利工程等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专项债用于资本金能够放大杠杆效应,叠加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因此从短期配置看,“老基建”会迎来政策红利与资本追捧。其中,在“疫”后重建、刺激经济的政策重心下,顺应“稳增长”趋势的传统基建项目更将获益,交通强国战略下的轨交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建,以及中央部署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都将乘上东风。
从2008年的“四万亿”,到2020年的“新旧基建齐抓并举”,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提振作用不曾有变。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基建托底,新兴基建发力”也成为大势所趋。从中长期配置看,“新基建”会是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革命、实现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且其投资模式较为灵活,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机遇颇多,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消防的六大系统是什么?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湿式系统
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后,出水压力不应低于0.05Mpa。应在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后5min内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带延时器的水力警铃5-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时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
2. 干式系统
干式灭火系统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1min,开启末端试水装置1min内,其出水压力不得低于0.05MPa。
3. 预作用系统
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充气管道上设置的压力开关开启预作用装置的预作用系统 ,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1min;仅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预作用装置的预作用系统,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2min,开启末端试水装置2min内,其出水压力不得低于0.05MPa。
4. 雨淋系统
雨淋灭火系统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2min,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报警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报警阀调试时,应在60s之内启动。
二、水喷雾灭火系统
1. 水喷雾系统灭火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液化烃或类似液体储罐、甲、乙类液体及可燃气体生产、输送、装卸设施的防护冷却响应时间不应大于120s,甲B、乙、丙类液体储罐防护冷却系统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0s。
2. 雨淋报警阀组: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报警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报警阀调试时,应在60s之内启动,雨淋报警阀调试时,当报警水压为0.05MPa时,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铃声。
三、细水雾灭火系统
1. 响应时间
1)开式系统的设计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s。采用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当采用瓶组系统且在同一防护区内使用多组瓶组时,各瓶组应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
2)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泵组时,泵组应立即投入运行。
3)以备用电源切换方式或备用泵切换启动泵组时,泵组应立即投入运行。
4)采用柴油泵作为备用泵时,柴油泵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15s。
2. 持续喷雾时间
1)用于保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配电室等电子、电气设备间,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文物库,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等场所时,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于30min。
2)用于保护油浸变压器室、涡轮机房、柴油发电机房、液压站、润滑油站、燃油锅炉房等含有可燃液体的机械设备间时,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于20min。
3)用于扑救厨房内烹饪设备及其排烟罩和排烟管道部位的火灾时,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于15s,设计冷却时间不应小于15min。
4)对于瓶组系统,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可按其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灭火时间的2倍确定,且不宜小于10min。
3. 水泵:主、备用泵的自动切换时间不应小于30s;水泵采用柴油机泵时,应保证其能持续运行60min。
四、气体灭火系统
1. 二氧化碳
1)全淹没: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扑救固体深位火灾,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前2min内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
2)局部应用: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小于0.5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
2. 七氟丙烷
1)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2)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其它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 min。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 min。
3. IG541
1)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
2)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宜采用10min。其它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五、泡沫灭火系统
1. 固定顶储罐非水溶性液体储罐液下或半液下喷射系统,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5.0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40min。
2. 外浮顶储罐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3.内浮顶储罐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 ),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4. 高倍数全淹没系统当用于扑救A类火灾时,不应小于25min;当用于扑救B类火灾时,不应小于15min。局部应用系统用于扑救A类和B类火灾时,泡沫液和水的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12min。
5. 泡沫-水喷淋系统的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10min。泡沫混合液与水的连续供给时间之和不应小于60min。
六、干粉灭火系统
1.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大于30s。
2. 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30s;室外或有复燃危险的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60s。
用水枪冲会不会影响到电路问题?
我们知道纯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怕谁,那我们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来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GB/T 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体触电防护》中规定了纯电动汽车的涉水要求。大致的测试方法是:在10cm的水中,以20km/h的速度行驶500m,大约需要1.5min。
虽然10cm不会淹没底盘,但以20km/h速度行驶溅起的水花对也不能小瞧,从这点看汽车底盘电路并没有这么脆弱。
如果您觉得10cm不够有说法力,我们可以看看要求更加严格的地方法规。比如上海市DB31T634标准,它的涉水试验分为两个部分:
1. 在15m的水中,以30km/h的速度行驶10min;
2. 在30m的水中,以5km/h的速度行驶10min。
除了电池方面,那线束就更不用担心了。一般底盘线束单就电控器来说,就有ECU接头、转速表接头,机油表接头、发电机接头、起动机接头、电源接头、空调接头、油水分离接头、转向灯接头、尾灯接头、油箱感应接头、ABS感应接头、气压表接头、水温接头、发动机温度接头等等。
但底盘外部很少会布有线束/接头,它们大多集中在地板上,所以您用水是冲不到它的。
除此之外,线束在研发验证阶段会经历水密性测试,我们把汽车发动机舱和下车体部分暴露于空气中能够频繁受到雨、水影响的区域称为湿区,湿区的防水密封有非常高的要求,为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当然了,并不是说底盘线束就一定不怕水了,比如我们在车质网上就看到了下面这个案例,说的就是底盘积水导致了线束锈蚀。不过他们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地板积水了,像您所说的用水枪从外部冲洗并不会导致这个现象。
发表评论